文章作者:驻马店正骨医院麻醉手术科李荣花
一提到“麻醉”,很多人想到的肯定就是“打一针,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但其实,麻醉远不止这么简单!它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保障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门精密的医学科学。今天就由驻马店正骨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李荣花来跟大家简单的梳理一下:
一、麻醉的核心目标
麻醉医生的工作不仅仅是让你“睡着”或“不痛”,他们的核心目标是:
1、安全: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舒适:减轻焦虑、恐惧感,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到舒适或处于无意识状态。
3、无痛:消除手术或检查带来的疼痛。
4、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肌松等良好的手术条件,方便手术医生操作。
展开剩余74%二、麻醉的主要类型
根据手术方式、部位、患者状况以及需求的不同,麻醉医生会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法:
1、全身麻醉:
通俗理解:“全程睡着”,药物作用于大脑,让患者暂时失去意识、感觉不到疼痛、全身肌肉放松、不记得手术过程。
给药方式: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气体。
过程:
a、诱导:快速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
b、维持:持续给予药物保持麻醉状态。
c、苏醒:手术结束前逐渐停药,让患者安全、舒适地醒来。
关键点:需要气管插管在气管里放一根管子或使用喉罩来帮助患者呼吸,并由麻醉机和监护仪持续监测、控制呼吸和生命体征。麻醉医生全程守护。适用:大型手术(如开胸、开腹、开颅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需要绝对不动的手术、患者无法配合或不愿知晓的手术等。
2、椎管内麻醉:
通俗理解:“下半身麻醉”。包括:腰麻、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麻醉。将药物注射到脊椎特定间隙,阻断下半身的神经传导,使其感觉不到疼痛和不能活动,但人是清醒的。
区别:
a、腰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起效快、效果完善。
b、硬膜外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腔,可以放置细导管持续给药。
c、腰硬联合麻醉: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然后再在硬膜外腔放置细导管持续给药,
感觉:下半身会感到麻木、沉重或温暖,没有痛觉。手术中患者通常是清醒的,也可以和医生交流。
适用:下腹部手术(如阑尾炎、疝气)、下肢手术(如骨折)、分娩镇痛、剖宫产等。
3、神经阻滞麻醉:
通俗理解:“胳膊或腿麻了”。将局麻药注射在支配手术区域的神经丛或神经干周围,使身体某个特定部位(如一只胳膊、一条腿)失去痛觉和运动能力。
常见类型:
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坐骨神经或股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等。
感
觉:目标区域麻木无力,其他部位感觉正常,人通常是清醒的。
优点:术后镇痛效果好,副作用相对少。 适用:四肢手术。
4、局部麻醉:
通俗理解:“打点麻药在伤口附近”。将局麻药直接注射在手术切口周围的皮肤和组织内,麻醉范围最小,只限于很小的手术区域。
感觉: 注射部位麻木。
适用: 非常小的手术(如皮肤小肿物切除、缝针)、某些有创检查(如局部活检)。
5、基础麻醉:
通俗理解:“迷迷糊糊,不太记得”。通过静脉给予镇静镇痛药物,让患者处于放松嗜睡甚至浅睡状态,减轻焦虑,对疼痛刺激反应减弱,但通常保留自主呼吸能力,常与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配合使用。
感觉:类似深度醉酒或非常困倦的状态,可能不记得过程细节。
适用:诊断性检查、某些介入手术等。
发布于:河南省杨方配资-股票投资配资-贵阳配资网-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