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上衡中
文章来自于:2025届中考生,王同学,中考分数:773分!
今年七月份,我终于拿到了那封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红色的封面,在夏日阳光下格外耀眼。母亲在一旁悄悄拭泪,父亲则用力拍我的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们都知道,这一纸通知,意味着什么。
我自幼喜好文字,尤爱在文字的江河中游弋。别人视作文为畏途,我独在其中得享安宁。而今得入衡中,于我而言,不啻为鱼入大海,鸟上青霄。我想象着那里的图书馆——定是汗牛充栋,琳琅满目;想象着那里的师长——定是博学鸿儒,谈吐不凡;想象着那里的同窗——定是意气相投,可相互切磋。这些想象如春蚕吐丝,缠绕成我对未来三年的期待。
记得去年冬日,我第一次踏足衡水。天空是那种北方特有的湛蓝,冷风刮在脸上,却让我格外清醒。街道宽阔整洁,行人不多,但个个步履匆匆,仿佛都在追赶着什么。衡中的围墙不高,我踮起脚尖,瞥见了里面的教学楼,在冬日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
展开剩余58%“如果考上衡中能适应吗?”父亲当时这样问我。
我笑了:“哪里不能呢?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我期待衡中的严格。早有耳闻那里的作息精确到分,学习计划周密如作战图。我非但不惧,反而心生向往。向来以为,自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的另一种形式。只有在严格的框架内,文字才能真正飞舞,思想才能真正翱翔。
我期待衡中的竞争。听说那里群英荟萃,高手如云。我这一叶在故乡小河中的轻舟,终于要驶入大江大河了。与强手过招,方能知自己深浅;与智者对话,才能明自身不足。这竞争不该是残酷的,而应是惺惺相惜的砥砺。
我更期待衡中的滋养。作为一个偏爱文科的学生,我渴望在良师指导下,真正读懂《论语》中的微言大义,领悟《史记》中的兴衰之道,品味《红楼梦》中的悲欢离合。我希望三年后的自己,不仅能够写出辞藻华美的文章,更能够写出有思想深度、有时代温度的文字。
母亲总担心我太过乐观,说衡水读书生活艰苦,非同一般。我知她是心疼女儿,然而我早已想明白:追梦之路从来都不平坦,但心中有光的人,不会惧怕黑暗;笔下有河的人,不会干涸在路上。
行李箱已经收拾妥当,放在墙角。再过几天,我就要真正成为衡中的一员了。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想象第一次走进衡中教室的情景,想象第一次与来自全省最优秀的同学们相见的情景,想象第一次聆听衡中老师讲课的情景。
衡中之于我,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这三年,将是我用汗水和墨水书写的最美篇章。而我相信,当三年后我走出衡中校门时,带走的不仅是一纸高考成绩单,更是一个被知识淬炼过的灵魂,一支能书写时代的笔,和一颗永远向往真理的心。
月亮升起来了,清辉洒在录取通知书上。我轻轻抚过“衡水中学”四个字,心中默念:三年之约,就此开始。
发布于:河北省杨方配资-股票投资配资-贵阳配资网-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