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脑机接口行业研究报告:解码大脑交互密码,开启人机协同纪元
报告共计:42页
《脑机接口行业研究报告:解码大脑交互密码,开启人机协同纪元》系统剖析脑机接口行业发展现状、政策支持、临床进展及企业动态,展现行业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进程。脑机接口(BCI)通过在大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神经活动解码与指令输出,按信号采集方式分为侵入式(信号强但有创)、半侵入式(介于两者之间)、非侵入式(无创但信号弱)三类,其中侵入式因技术不可替代性成长期突破方向。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全球市场从2019年12亿美元增至2023年20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76.3亿美元,2024-2029年年复合增速17.5%,投融资活跃,截至2025年2月全球投融资超1500起、金额近100亿美元,中国超200起、近20亿美元。政策层面,多国加大支持,美国“脑计划”累计投入约45亿美元,欧盟“人脑计划”规划总投入10亿欧元,中国“科技创新2030 -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首批经费31.48亿元,2025年七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意见,明确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2030年产业生态成型目标,医保局设立相关收费项目,药监局完善分类监管与标准体系,首项行业标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落地。临床应用以医疗为核心,覆盖卒中康复、意识障碍、抑郁症等10类疾病,2024年国内临床试验31项,2025年1 - 6月18项,全球累计228项,卒中作为首要适应症,叠加残障人群需求,市场空间广阔。企业进展方面,海外Neuralink、Synchron等领先,Neuralink受试者达7人且估值超百亿美元,Synchron实现患者用脑波控iPad;国内企业加速追赶,博睿康NEO系统进入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并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脑虎科技实现汉语实时解码,三博脑科、翔宇医疗等在非侵入式领域布局康复设备,产业链自主可控增强,上海、北京等地有望形成产业集群,推动行业迈向人机协同新阶段。
展开剩余71%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发布于:广东省杨方配资-股票投资配资-贵阳配资网-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